目录
体坛观澜
我国青少年营地教育行业的机遇、挑战与对策——基于素质教育背景的分析董之宇;马凯;李梦璐;1-4
北京冬奥会传播策略研究陈可心;5-7
传统惯性与现代整合:传统武术的角色调适研究何炳权;8-10
全民健身与休闲运动
三亚市水上运动资源禀赋及发展策略葛耀;贾朋社;李江涛;胡飞;11-13
民族体育文化资源嵌入康养旅游产业的推进策略——以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为例丰佳伟;汪如锋;14-16
扬州龙舟竞渡文化的发展历程研究钱子君;17-19
社会边缘化理论视角下老年人参与体育锻炼的动机研究邓明;20-22
父母支持对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的影响研究孔喆;胡剑宏;陈珍银;李彤;23-25
体育教学
思政元素融入健美操课对大学生学习效果的影响分析陈丽;吴畏;26-29
论新时代背景下俱乐部教学模式对网球课程改革的重要作用与实践路径李存东;梁小军;30-32
基于OBE导向的运动解剖学课程模块化混合性教学改革研究李菊红;周江;赵凤霞;33-35
高校足球教学中组合教学法的应用研究李晶;36-38
河南省高校公共体育篮球选项课改革探索王占奇;39-41
高校游泳课程与思政教育的融合研究庞明亮;杨梅;42-45
“教会、勤练、常赛”理念下高中校园足球教学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单智毅;45-48
高校篮球教学中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策略研究郭达伟;49-51
“学、练、赛、评”一体化教学在高中篮球课中的改革与实践王玮;张桦文;52-54
基于核心素养的“教学练赛”体育课堂教学研究朱广贤;55-57
转化体育教学策略 发展体育核心素养江林美;58-60
基于中考选考项目改革的教学实践与提升策略研究吴金华;李海波;何亮驰;梁海权;冯文俊;周边洪;61-63
“陌生化”理论与初中体育教学李东;64-66
从教学反思中探寻“同课异构”策略高峰;67-69
初中足球“教会、勤练、常赛”一体化大单元教学设计与实践研究郭华生;70-72
多样化教学策略焕发体育教学的精彩詹美琴;73-75
智慧体育与运动科技
健美操运动员赛前心理唤醒状态研究——以天津理工大学中环信息学院为例孟彦迪;76-79
第十六届健美操世锦赛男单项目成套动作分析余胜强;王美;咸慧;79-82
舞蹈啦啦操集体花球难度动作分析与探究——以2021年世界啦啦操锦标赛集体花球前八名为例王俪洁;王美;83-85
排球运动员常见的损伤原因及对策宋爱菊;刘琪;86-88
社会工作视域下对运动依赖人群介入的可行性探究赵生辉;89-91
不同体质指数等级下民族院校大学新生体质测试及格率比较陶丽华;92-94
篮球专项学生下肢最佳功率负荷的测试研究邓一鸣;95-97
特色课间操对高中生体质健康的影响林丽丽;98-100
中学生参与体育锻炼影响因素研究——基于CEPS(2013—2014)数据的实证分析张洋源;邹银;101-103
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小学体育线上教学策略于良;104-106
水平三学生体育锻炼、体质健康和身体自尊的相关性研究——以深圳市龙华区龙华中心小学为例徐世尧;107-109
运动训练新理念
功能性训练对健美操专项学生核心稳定性的影响研究鲍娟;110-112
体医融合视角下军事体育教学训练探索——以某工程大学为例费洋;季电力;113-115
跑步后出现小腿外侧疼痛的原因和相应对策张卓凡;116-118
中职学生足球运动协调性训练方法与训练原则杨乾;119-121
室内五人制足球专项体能特征与训练设计探究马涵迪;张辉;122-124
软式棒垒球对初中生体适能的影响研究王俊;125-127
羽毛球初学者的常见问题与训练方法研究房小森;张有明;李树宝;128-130
初中体育立定跳远教学方法与训练技巧王桂兴;131-133
体育人才培养
学生篮球裁判员临场判罚准确性的影响因素——以广西师范大学为例刘里波;陆海勇;134-136
立德树人视域下民办高校冰雪体育文化建设的现状与对策——以吉林外国语大学为例张云波;137-139
系统分类 高效利用——学校体育器材管理策略优化的实践于铁钢;140-142
青少年户外营地教育与国防教育的融合发展机制与路径研究孙闻甫;史曙生;143-145
初中阶段足球后备人才培养路径的探究分析——以中山市石岐中学为例李佳良;146-148
“双减”背景下的小学体育课堂如何增质秦家百;149-151
体育教学技能大赛中教师说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徐伟波;152-154
来稿须知2